NEWS CENTER
发布: 2023-02-03 09:54 阅读:495
2022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总体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显示,2022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部分商品品类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在18类监测商品中,8类商品销售额增速超过两位数。其中,金银珠宝、烟酒同比分别增长27.3%和19.1%。二是东北和中部地区增速较快。东北和中部地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2%和8.7%,比全国增速分别高出9.2和4.7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和3%。三是农产品网络零售增势较好。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2021年提升6.4个百分点。四是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含B2B)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同比增长4.9%。五是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彰显活力。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万个,活跃主播近110万人。即时零售渗透的行业和品类持续扩大,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加速万物到家。文章来源于:电商报
2022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总体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显示,2022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部分商品品类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在18类监测商品中,8类商品销售额增速超过两位数。其中,金银珠宝、烟酒同比分别增长27.3%和19.1%。二是东北和中部地区增速较快。东北和中部地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2%和8.7%,比全国增速分别高出9.2和4.7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和3%。三是农产品网络零售增势较好。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2021年提升6.4个百分点。四是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含B2B)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同比增长4.9%。五是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彰显活力。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万个,活跃主播近110万人。即时零售渗透的行业和品类持续扩大,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加速万物到家。文章来源于:电商报
发布: 2023-01-09 16:44 阅读:572
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和“开放联动”两大战略,以产业发展为主攻点,找准定位、借梯登高,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南京都市圈建设进程,争做我市奋力打造安徽“杭嘉湖”、长三角“白菜心”的排头兵。加强区域分工合作。今年,郑蒲港新区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联动开展制度创新、共筑产业协作平台、共建综合保税区、打造江海联运枢纽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化,跨区域市场一体化。同时,新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精准定位,与南京等长三角城市错位、补位发展,打造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主的产业集群。引进紫江薄膜、紫江医药包装、中南光电等一批长三角企业在新区建设投资。按照龙头带动的战略思路,深化与上海紫江集团合作。强化交通物流发展。建成使用郑蒲港铁路专用线,今年郑蒲港铁路专用线郑蒲港站首列货物欧冶链金1000吨废钢成功发出,并完成泰华化肥首批290吨化肥的卸车作业。推动港口建设发展,郑蒲港-福州江阴港江海直达航线顺利开通。该航线通过郑蒲港可辐射合肥、芜湖、安庆及长江中上游港口;通过福州港可辐射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港口。同时,新区与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部署,抢抓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的重要机遇,以集装箱江海直达和大宗货类、特种货类江海联运为抓手,全力打造区域江海联运枢纽,将郑蒲港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港、安徽江海联运枢纽港、沿海国际大港的喂给港。加快综保区建设。学习苏州工业园综保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理念,对马鞍山综保区场站物流通关模式进一步优化,建成智能化卡口系统,完成“场站运抵”通关模式。今年马鞍山众诚保税仓储有限公司总价值490万美元的货物首次通过无感验放模式,顺利完成货物进出区操作,标志着马鞍山综保区进入了无感验放通关新时代。截至目前,综保区已开通“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跨境电商零售一般出口(96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业务,完成(1210)监管场所建设,全面承接长三角企业入驻。加强跨境电商建设,开展“跨境扬帆 一马当先——2022年马鞍山综保区跨境电商生态圈系列活动”,共计140余家包括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跨境电商企业代表参加。
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和“开放联动”两大战略,以产业发展为主攻点,找准定位、借梯登高,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南京都市圈建设进程,争做我市奋力打造安徽“杭嘉湖”、长三角“白菜心”的排头兵。加强区域分工合作。今年,郑蒲港新区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联动开展制度创新、共筑产业协作平台、共建综合保税区、打造江海联运枢纽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化,跨区域市场一体化。同时,新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精准定位,与南京等长三角城市错位、补位发展,打造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主的产业集群。引进紫江薄膜、紫江医药包装、中南光电等一批长三角企业在新区建设投资。按照龙头带动的战略思路,深化与上海紫江集团合作。强化交通物流发展。建成使用郑蒲港铁路专用线,今年郑蒲港铁路专用线郑蒲港站首列货物欧冶链金1000吨废钢成功发出,并完成泰华化肥首批290吨化肥的卸车作业。推动港口建设发展,郑蒲港-福州江阴港江海直达航线顺利开通。该航线通过郑蒲港可辐射合肥、芜湖、安庆及长江中上游港口;通过福州港可辐射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港口。同时,新区与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部署,抢抓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的重要机遇,以集装箱江海直达和大宗货类、特种货类江海联运为抓手,全力打造区域江海联运枢纽,将郑蒲港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港、安徽江海联运枢纽港、沿海国际大港的喂给港。加快综保区建设。学习苏州工业园综保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理念,对马鞍山综保区场站物流通关模式进一步优化,建成智能化卡口系统,完成“场站运抵”通关模式。今年马鞍山众诚保税仓储有限公司总价值490万美元的货物首次通过无感验放模式,顺利完成货物进出区操作,标志着马鞍山综保区进入了无感验放通关新时代。截至目前,综保区已开通“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跨境电商零售一般出口(96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业务,完成(1210)监管场所建设,全面承接长三角企业入驻。加强跨境电商建设,开展“跨境扬帆 一马当先——2022年马鞍山综保区跨境电商生态圈系列活动”,共计140余家包括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跨境电商企业代表参加。
发布: 2023-01-09 16:32 阅读:521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1月7日,由四川省商务厅主办,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承办,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管委会、四川省供货商商会协办的“跨境电商嗨淘节—进口嘉年华”活动亮相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在刚刚结束的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推动消费复元活血保常量、进出口广开渠道增流量成为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新年伊始,四川省商务厅谋划举办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促消费、稳外贸重要部署的具体体现,旨在将跨境电商培育成为助力全省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扩大进口激发消费潜能,以消费升级带动进口增长,推动进口与消费互融互促高质量发展。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6天,分别以“吃”“喝”“美”“养”“省”为主题,围绕跨境电商新业态,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进口企业路演和优质进口产品展示宣讲为主要形式,举办10余场小美精专且别具特色的配套活动。意大利、新西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德国、葡萄牙、白俄罗斯、比利时、尼泊尔、澳大利亚国家馆将悉数亮相,涵盖食品饮料、保健药品、母婴用品、美妆产品等百余种优质进口商品,合纵药易购、优时通、成都澳亚网络科技、中国邮政四川省分公司国际分公司、四川省丝路易购科技等企业及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将开展现场促销、趣味问答和跨境电商宣讲等相关活动。活动围绕异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打造沉浸体验式的消费新场景。近年来,四川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疫情之下保持逆势高速增长,2022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迈上千亿新台阶,将成为未来推动四川外贸转型升级、助力贸易强省建设的有生力量。四川跨境电商展现出的强劲韧性与活力,让前来参展的展商热情高涨。“CW新零售是澳洲排名第一的连锁零售国民药房,从后台数据来看,中国市场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西南地区。当前,四川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无疑是我们布局西南市场的桥头堡。因此,我们选择了在成都落地CW新零售西南首家线下体验店。”CW新零售相关负责人邓鹏表示,此次“跨境电商嗨淘节—进口嘉年华”,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展品,消费者不用出国,就能买到很多高品质且平价的澳洲产品。“跨境电商不仅在出口端带领四川特色产业出海,也在进口端帮助广大消费者以更便捷的方式嗨购全球。”四川省商务厅外贸创新处相关负责人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此次活动是“川行天下”专项行动促进优质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借助兔年新春佳节营造进口助力促消费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消费者通过活动关注和了解跨境电商新业态对促进优质进口和高端消费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提升青白江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的知名度和进口品牌在川的美誉度。未来,跨境电商将在助力四川建设贸易强省和国际消费目的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1月7日,由四川省商务厅主办,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承办,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管委会、四川省供货商商会协办的“跨境电商嗨淘节—进口嘉年华”活动亮相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在刚刚结束的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推动消费复元活血保常量、进出口广开渠道增流量成为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新年伊始,四川省商务厅谋划举办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促消费、稳外贸重要部署的具体体现,旨在将跨境电商培育成为助力全省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扩大进口激发消费潜能,以消费升级带动进口增长,推动进口与消费互融互促高质量发展。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6天,分别以“吃”“喝”“美”“养”“省”为主题,围绕跨境电商新业态,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进口企业路演和优质进口产品展示宣讲为主要形式,举办10余场小美精专且别具特色的配套活动。意大利、新西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德国、葡萄牙、白俄罗斯、比利时、尼泊尔、澳大利亚国家馆将悉数亮相,涵盖食品饮料、保健药品、母婴用品、美妆产品等百余种优质进口商品,合纵药易购、优时通、成都澳亚网络科技、中国邮政四川省分公司国际分公司、四川省丝路易购科技等企业及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将开展现场促销、趣味问答和跨境电商宣讲等相关活动。活动围绕异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打造沉浸体验式的消费新场景。近年来,四川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疫情之下保持逆势高速增长,2022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迈上千亿新台阶,将成为未来推动四川外贸转型升级、助力贸易强省建设的有生力量。四川跨境电商展现出的强劲韧性与活力,让前来参展的展商热情高涨。“CW新零售是澳洲排名第一的连锁零售国民药房,从后台数据来看,中国市场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西南地区。当前,四川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无疑是我们布局西南市场的桥头堡。因此,我们选择了在成都落地CW新零售西南首家线下体验店。”CW新零售相关负责人邓鹏表示,此次“跨境电商嗨淘节—进口嘉年华”,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展品,消费者不用出国,就能买到很多高品质且平价的澳洲产品。“跨境电商不仅在出口端带领四川特色产业出海,也在进口端帮助广大消费者以更便捷的方式嗨购全球。”四川省商务厅外贸创新处相关负责人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此次活动是“川行天下”专项行动促进优质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借助兔年新春佳节营造进口助力促消费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消费者通过活动关注和了解跨境电商新业态对促进优质进口和高端消费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提升青白江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的知名度和进口品牌在川的美誉度。未来,跨境电商将在助力四川建设贸易强省和国际消费目的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发布: 2023-01-09 15:05 阅读:502
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CCBEC)的新展期将定于2023年2月22至2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行,同期粤港澳服务贸易展览会(GBATS)亦将于线上进行展出,两展将采用“线下+线上”双线模式举办,汇聚服务贸易领域全产业链及代表性企业,海内外优质的全品类跨境电商供应商、电商平台及服务商共同参与,持续助力服务贸易、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CCBEC)是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最 大的展览会之一,2021年9月首次举办即达到10万平米的规模。本届展会主要由跨境电商供货商、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服务商等3大版块组成,预计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的供应商和买家参与。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 。其中一项是着力优化跨境贸易服务,包括支持有关地区搭建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申报、物流信息跟踪、争端解决等服务,探索解决跨境电商退换货难问题,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工作流程,推动便捷快速通关。本届深圳跨境展将紧扣这一利好政策主题,与线上呈现的粤港澳服贸展(GBATS)同期举办,进一步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抓住新一轮的鼓励政策,共同创造更多商机。粤港澳服务贸易展览会(GBATS)以“服务引领发展,数字促进贸易”为主题,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展会所涵盖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国际交通运输与物流、国际金融服务、港澳服务贸易、前海深港合作服务贸易、国际专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及其他专区等7个版块于2022年12月底开启连续三个月的线上展示,来自国内外的500家企业/机构线上参展,展示最 新的服务贸易相关成果、解决方案、品牌服务等。粤港澳服贸展将与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联动,营造更高效的营商环境,发挥巨大的协同效应。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由中国国际商会、深圳市招商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泰莱特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华侨城湾区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CCBEC)的新展期将定于2023年2月22至2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行,同期粤港澳服务贸易展览会(GBATS)亦将于线上进行展出,两展将采用“线下+线上”双线模式举办,汇聚服务贸易领域全产业链及代表性企业,海内外优质的全品类跨境电商供应商、电商平台及服务商共同参与,持续助力服务贸易、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CCBEC)是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最 大的展览会之一,2021年9月首次举办即达到10万平米的规模。本届展会主要由跨境电商供货商、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服务商等3大版块组成,预计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的供应商和买家参与。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 。其中一项是着力优化跨境贸易服务,包括支持有关地区搭建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申报、物流信息跟踪、争端解决等服务,探索解决跨境电商退换货难问题,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工作流程,推动便捷快速通关。本届深圳跨境展将紧扣这一利好政策主题,与线上呈现的粤港澳服贸展(GBATS)同期举办,进一步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抓住新一轮的鼓励政策,共同创造更多商机。粤港澳服务贸易展览会(GBATS)以“服务引领发展,数字促进贸易”为主题,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展会所涵盖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国际交通运输与物流、国际金融服务、港澳服务贸易、前海深港合作服务贸易、国际专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及其他专区等7个版块于2022年12月底开启连续三个月的线上展示,来自国内外的500家企业/机构线上参展,展示最 新的服务贸易相关成果、解决方案、品牌服务等。粤港澳服贸展将与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联动,营造更高效的营商环境,发挥巨大的协同效应。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览会由中国国际商会、深圳市招商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泰莱特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华侨城湾区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发布: 2023-01-04 15:57 阅读:566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下行压力增加。出现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外部环境的日趋严峻,这包括两方面: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在经济上,2022年世界经济遭受各种叠加风险,包括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粮食安全、美西方遭遇的40年来最严重通胀和美联储与多国央行的暴力加息,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权债务困境等。在这些风险的叠加冲击下,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大幅放慢,外需疲弱。世界贸易组织去年11月底发布的商品贸易晴雨表指数只有96.2,低于该指数的基线值和前值(100.0),其中出口订单指数只有91.7。在政治上,美国强力推行世界阵营分割,试图纠集盟友“脱钩”中国,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加强对华进出口限制,在产业链的一些环节上,越来越多地将原来与中国的合作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去年前10个月美国高技术产品从全球进口同比增长18.0%。其中从中国大陆进口同比增长8.3%,不足从全球进口增速的一半;而从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8.3%、29.3%和25.0%。美国政府在《通胀削减法》《芯片与科学法》和“芯片四方联盟”等方面,都在对抗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多边贸易规则,运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全球供应链。这些无疑给中国进出口贸易带来很大困难。展望2023年,外部环境很可能依然严峻。世界银行一项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世界GDP增长率将只有1.9%。欧元区可能在一季度、美国可能在四季度陷入衰退。受此影响,世界货物贸易量预计将从2022年增长3.5%放慢到2023年的1.0%。美国逆全球化、阵营化分割世界市场和围堵“脱钩”中国的政策将持续。中国外贸进出口将面临多重挑战。国内原因既有暂时的,也有深层次的。疫情持续下,外贸进出口产品的生产、供应链和进出口物流,特别是国际商展洽谈,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后续订单不足。这些原因固然重要,但带有短期性。随着疫情逐渐缓和,经济活动进一步恢复,上述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深层次问题则是,在世界供应链动荡、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一些中低端加工逐渐转移到其他地区,高端技术进口受限增加,中国原有的机电产品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原有管理体制不太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必须充分看到稳外贸的极端重要性。进出口贸易不仅直接和间接创造了近两亿人就业,是构成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利用世界上优质资源,使中国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保持关键地位,从而确保自身的高质量增长。今年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第一年,根据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外贸无疑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盘。为了稳定外贸基本盘并保持适度增长,首先应立足国内。除了认真用好相关部门关于稳外贸一系列政策措施外,还要认真梳理总结中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劣势,以适应世界市场竞争的最新消长态势,在动态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汽车出口是2022年最亮眼的新增长点,2023年除了巩固并扩大这一增长点,还应寻找和确定若干新的增长点,并为此投入更多资源。同时抓紧推动制度型开放,进一步降低进口和投资门槛。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的基本对策是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寻找新市场、新增长点。要对主要贸易板块、主要市场进行细致的对策研究,进一步扩大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的贸易规模,进一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海湾、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贸易稳定增长,努力扩大中欧贸易合作,并和以上板块一道,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阵营分割。同时,积极将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努力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早回正轨。外贸进出口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中国经济和进出口基本面依然坚实。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贸进出口仍然交出稳健答卷:2022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与此同时,中国外贸仍有很大潜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随着疫情逐渐缓和,中国的生产、消费、流通潜能都将较快恢复,通过努力,中国经济强劲回升可期,进出口贸易稳规模、优结构可期。(何伟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责编:栾雨石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下行压力增加。出现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外部环境的日趋严峻,这包括两方面: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在经济上,2022年世界经济遭受各种叠加风险,包括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粮食安全、美西方遭遇的40年来最严重通胀和美联储与多国央行的暴力加息,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权债务困境等。在这些风险的叠加冲击下,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大幅放慢,外需疲弱。世界贸易组织去年11月底发布的商品贸易晴雨表指数只有96.2,低于该指数的基线值和前值(100.0),其中出口订单指数只有91.7。在政治上,美国强力推行世界阵营分割,试图纠集盟友“脱钩”中国,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加强对华进出口限制,在产业链的一些环节上,越来越多地将原来与中国的合作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去年前10个月美国高技术产品从全球进口同比增长18.0%。其中从中国大陆进口同比增长8.3%,不足从全球进口增速的一半;而从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8.3%、29.3%和25.0%。美国政府在《通胀削减法》《芯片与科学法》和“芯片四方联盟”等方面,都在对抗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多边贸易规则,运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全球供应链。这些无疑给中国进出口贸易带来很大困难。展望2023年,外部环境很可能依然严峻。世界银行一项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世界GDP增长率将只有1.9%。欧元区可能在一季度、美国可能在四季度陷入衰退。受此影响,世界货物贸易量预计将从2022年增长3.5%放慢到2023年的1.0%。美国逆全球化、阵营化分割世界市场和围堵“脱钩”中国的政策将持续。中国外贸进出口将面临多重挑战。国内原因既有暂时的,也有深层次的。疫情持续下,外贸进出口产品的生产、供应链和进出口物流,特别是国际商展洽谈,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后续订单不足。这些原因固然重要,但带有短期性。随着疫情逐渐缓和,经济活动进一步恢复,上述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深层次问题则是,在世界供应链动荡、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一些中低端加工逐渐转移到其他地区,高端技术进口受限增加,中国原有的机电产品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原有管理体制不太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必须充分看到稳外贸的极端重要性。进出口贸易不仅直接和间接创造了近两亿人就业,是构成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利用世界上优质资源,使中国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保持关键地位,从而确保自身的高质量增长。今年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第一年,根据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外贸无疑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盘。为了稳定外贸基本盘并保持适度增长,首先应立足国内。除了认真用好相关部门关于稳外贸一系列政策措施外,还要认真梳理总结中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劣势,以适应世界市场竞争的最新消长态势,在动态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汽车出口是2022年最亮眼的新增长点,2023年除了巩固并扩大这一增长点,还应寻找和确定若干新的增长点,并为此投入更多资源。同时抓紧推动制度型开放,进一步降低进口和投资门槛。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的基本对策是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寻找新市场、新增长点。要对主要贸易板块、主要市场进行细致的对策研究,进一步扩大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的贸易规模,进一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海湾、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贸易稳定增长,努力扩大中欧贸易合作,并和以上板块一道,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阵营分割。同时,积极将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努力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早回正轨。外贸进出口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中国经济和进出口基本面依然坚实。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贸进出口仍然交出稳健答卷:2022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与此同时,中国外贸仍有很大潜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随着疫情逐渐缓和,中国的生产、消费、流通潜能都将较快恢复,通过努力,中国经济强劲回升可期,进出口贸易稳规模、优结构可期。(何伟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责编:栾雨石
发布: 2023-01-04 15:55 阅读:596
深圳前海合作区近年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0项、累计755项。在域外法适用、深港通关便利和职业资格互认等领域实现突破。成立“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目前集聚了10家独角兽企业,日益成为引领改革创新的新高地。 前海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已吸引近铁物流、德州仪器等诸多全球知名企业落户,2022年1至10月进出口额达1880.5亿元,增长54.9%。前海正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日前又正式启动了“跨境电商集聚发展”等六大集聚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前海规划拓展8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打造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科创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风投创投集聚区。截至2022年12月,已入驻风投创投、私募证券投资、国际资管等机构达80家,其中港资外资21家。 ——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集聚区。截至2022年9月底,前海租赁企业总数1851家,占全市90.9%。其中港资租赁企业占比近九成,资产规模十亿级以上20余家。前海头部重点租赁企业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双碳”领域精耕细作,目前绿色租赁资产占比超45%,累计投放超1000亿元。前海力争在2025年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融资租赁业务集聚区。 ——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区。截至2022年12月,前海合作区内已正式注册落地天然气贸易企业24家,包括中海油、中国燃气、中集、华安石油气、九丰能源、胜通能源等业内龙头或知名企业。天然气贸易总额超130亿元,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100家天然气贸易企业在前海集聚发展,贸易总额超800亿元,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中心。 ——跨境电商集聚区。前海是深圳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重要通道,业务规模长期占全市九成以上。2022年1月至10月,前海跨境电商关区进出口额达1923亿元,纳入在地统计进出口额271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前海目前已集聚京东国际、拼多多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已在前海设立分拨中心,其中世界三大快递已有两家在前海设立区域转运中心。 ——涉税服务业集聚区。前海联合深圳税务、财政部门谋划以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为主体空间,出台相关支持措施,通过空间与政策“双支柱”打造全国首个涉税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聚焦产业发展,集聚国际国内优质重点涉税服务机构,构建涉税服务产业发展生态。聚焦深港合作,持续推动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便利化,鼓励港澳执业会计师、税务师成为前海会计所、税务所合伙人。 ——高端智库集聚区。前海印发实施《前海管理局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暂行办法》,推动中国社科院全面依法治国智库等5家新型智库相继落户,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作用。推动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形成200余期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专报信息;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承接3项国家重大课题,向香港有关部门提交研报和产业发展建议12项。(责任编辑:杨淼)
深圳前海合作区近年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0项、累计755项。在域外法适用、深港通关便利和职业资格互认等领域实现突破。成立“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目前集聚了10家独角兽企业,日益成为引领改革创新的新高地。 前海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已吸引近铁物流、德州仪器等诸多全球知名企业落户,2022年1至10月进出口额达1880.5亿元,增长54.9%。前海正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日前又正式启动了“跨境电商集聚发展”等六大集聚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前海规划拓展8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打造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科创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风投创投集聚区。截至2022年12月,已入驻风投创投、私募证券投资、国际资管等机构达80家,其中港资外资21家。 ——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集聚区。截至2022年9月底,前海租赁企业总数1851家,占全市90.9%。其中港资租赁企业占比近九成,资产规模十亿级以上20余家。前海头部重点租赁企业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双碳”领域精耕细作,目前绿色租赁资产占比超45%,累计投放超1000亿元。前海力争在2025年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融资租赁业务集聚区。 ——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区。截至2022年12月,前海合作区内已正式注册落地天然气贸易企业24家,包括中海油、中国燃气、中集、华安石油气、九丰能源、胜通能源等业内龙头或知名企业。天然气贸易总额超130亿元,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100家天然气贸易企业在前海集聚发展,贸易总额超800亿元,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中心。 ——跨境电商集聚区。前海是深圳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重要通道,业务规模长期占全市九成以上。2022年1月至10月,前海跨境电商关区进出口额达1923亿元,纳入在地统计进出口额271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前海目前已集聚京东国际、拼多多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已在前海设立分拨中心,其中世界三大快递已有两家在前海设立区域转运中心。 ——涉税服务业集聚区。前海联合深圳税务、财政部门谋划以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为主体空间,出台相关支持措施,通过空间与政策“双支柱”打造全国首个涉税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聚焦产业发展,集聚国际国内优质重点涉税服务机构,构建涉税服务产业发展生态。聚焦深港合作,持续推动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便利化,鼓励港澳执业会计师、税务师成为前海会计所、税务所合伙人。 ——高端智库集聚区。前海印发实施《前海管理局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暂行办法》,推动中国社科院全面依法治国智库等5家新型智库相继落户,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作用。推动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形成200余期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专报信息;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承接3项国家重大课题,向香港有关部门提交研报和产业发展建议12项。(责任编辑:杨淼)
发布: 2023-01-04 15:51 阅读:586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丨重庆报道12月陆海新通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班列在重庆多个站点陆续发车,西部陆海新通道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中承担着进出口贸易增长新引擎的责任。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发展,改变了西部地区长久以来面向东盟却“西货东出”的局面,中西部内陆地区也迎来进出口贸易新纪元。重庆2022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6259.5亿元;广西前三季度进出口额也达4353.9亿元,单月进出口值屡创新高。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给西部进出口贸易赋能后,该如何进一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国际经济走廊?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迅猛12月17日,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站台上远远望着一列挂着“陆海新通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专列”字样的蓝色列车。伴随着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列车载满聚酯切片和摩托车配件缓缓驶离重庆团结村站,与此同时,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果园港等铁路物流枢纽站也有同样的班列缓缓驶出。它们载满了重庆本地生产或在重庆集结的货物,将在5~7天后到达老挝,为沿线企业出海抢单提供有力支撑。就在9天前,同样的列车装载了满满25柜泰国水果稳稳地停在了重庆市团结村站内。首次经中老铁路至云南磨憨铁路口岸入境的水果,在经过检验检疫后,通过全冷链集装箱运输进入重庆、成都,再集散到各地。这一进一出的场景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每天的工作。自重庆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后,类似这样的“第一”“首次”已不再新鲜。2020年9月,全国首张陆海新通道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在重庆成功签发;2021年1月,重庆获得内陆首批20张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化运输牌照;2021年4月,首次使用西部内陆地区第一个GMS行车许可证。紧接着,陆海新通道中越班列(河内—重庆)、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江津—万象)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甘肃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陆海新通道“重庆—湛江—粤港澳大湾区”海铁联运班列、陆海新通道国际联运班列(俄罗斯—重庆—广西),以及“重庆—缅甸—印度洋”线路等多条贯穿东南亚各国、中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的线路相继首发开通。东南亚市场对西部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有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中国与东盟之间国际贸易的赋能,重庆、广西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参与城市开始加速与东南亚各国展开国际贸易。2022年,重庆连续举办了中国(重庆)—马来西亚投资论坛、RCEP新机遇:中国(重庆)—老挝经贸合作交流会、重庆首届缅甸商品展等多场经贸交流活动;在南宁举办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4130亿元,较上届增长37%。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东盟已成为重庆最大贸易伙伴。以马来西亚为例,在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中,主要推动北部湾—巴生直航航线、北部湾—关丹航线,助力打造马来西亚巴生港成为继新加坡港之后的第二大国际中转航运中心。重庆与马来西亚还建立起电子电器、化工原料等跨国供应链体系,引导电子信息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并在马来西亚建立出口电子器件原料分拨中心、在通道沿线省(区、市)打造进口料件集散中心;在贸易领域,重庆与马来西亚棕榈油署等大型农产品经营企业正在合作搭建线上交易集采平台,形成陆海新通道—马来西亚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做大 “运贸产一体化”。重庆2022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259.5亿元。其中,出口4074.5亿元,进口2185亿元。广西进出口额也达到4353.9亿元;9月份广西外贸进出口额达724亿元,同比增长42.5%,刷新广西单月进出口额历史新高。国内各省区市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串联下加入进来。目前重庆已牵头建立西部12省区市和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13+2”合作机制,成为推动沿线省区市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建立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公司,采取“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方式运营,成立了7个区域公司。现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内辐射国内16个省区市,对外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缓解“一箱难求”的现象,架设起西部地区通向全球的重要桥梁。西部进出口贸易势必成为增长新引擎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已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区、保税港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多个国家级政策加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相关课题组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都提出,要尽快实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和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在“13+2”省区市全覆盖;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对接RCEP和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构建陆海新通道利益共同体。与此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也在稳步增大吞吐量。数据显示,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117列,集装箱运量达30万标箱,同比增长33%;2022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输货物约21.6万标箱,同比增长约30.3%。截至2021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覆盖我国13省、46市、90站,较2020年增加38站。物流总发运量超70万标箱,较开行第一年增长近33倍。得益于陆海联运,北部湾港、湛江港、洋浦港三大出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同比增长 27%。西部陆海新通道在2021年也经受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考验,为我国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弯道超车奠定了基础。据统计,重庆、四川、海南、广西等西部四大主要外贸聚集地,对RCEP国家的贸易额从2019年的7589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1年的9103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5%。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在成长为畅通双循环的强劲引擎西部陆海新通道崛起的同时,也存在协同运作方面的隐患。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目前拥有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重庆国际物流集团、中国外运重庆公司、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商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大股东。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以35.97%的股份为最大股东,重庆国际物流集团则以34.21%的股份占据第二大股东的位置。从股份占比可以看出,尽管注册地设在重庆,但重庆在具体运营时并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并且由于拓展速度比较快,除了新疆、宁夏、甘肃、贵州的企业外,在“13+2”格局形成后加入的青海、云南、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海南并没有关联企业及时加入股东阵营。“广西与重庆两地均有一定主导权,加之后续加入的地区未能有企业加入运营企业,也给统筹协调埋下了一定隐患。这样的结构容易导致后续加入地区的协同共建凝聚力不高。” 南岸区政府一级巡视员莫裕全与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共同撰文分析,“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协调是关键,需要主动把统筹协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此外,莫远明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后,除广西外,“13+2”中的大多数省(区、市) 没与RCEP成员国建立协作机制,加之RCEP成员国对西部陆海新通道了解度和参与度还不够,在协调推进通道建设、建立多式联运规则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另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海外宣传不多,国际影响力有限,与RCEP成员国、东盟各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国际合作机制也尚未健全。这些问题解决后,西部陆海新通道才将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4期)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丨重庆报道12月陆海新通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班列在重庆多个站点陆续发车,西部陆海新通道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中承担着进出口贸易增长新引擎的责任。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发展,改变了西部地区长久以来面向东盟却“西货东出”的局面,中西部内陆地区也迎来进出口贸易新纪元。重庆2022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6259.5亿元;广西前三季度进出口额也达4353.9亿元,单月进出口值屡创新高。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给西部进出口贸易赋能后,该如何进一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国际经济走廊?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迅猛12月17日,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站台上远远望着一列挂着“陆海新通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专列”字样的蓝色列车。伴随着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列车载满聚酯切片和摩托车配件缓缓驶离重庆团结村站,与此同时,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果园港等铁路物流枢纽站也有同样的班列缓缓驶出。它们载满了重庆本地生产或在重庆集结的货物,将在5~7天后到达老挝,为沿线企业出海抢单提供有力支撑。就在9天前,同样的列车装载了满满25柜泰国水果稳稳地停在了重庆市团结村站内。首次经中老铁路至云南磨憨铁路口岸入境的水果,在经过检验检疫后,通过全冷链集装箱运输进入重庆、成都,再集散到各地。这一进一出的场景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每天的工作。自重庆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后,类似这样的“第一”“首次”已不再新鲜。2020年9月,全国首张陆海新通道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在重庆成功签发;2021年1月,重庆获得内陆首批20张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化运输牌照;2021年4月,首次使用西部内陆地区第一个GMS行车许可证。紧接着,陆海新通道中越班列(河内—重庆)、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江津—万象)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甘肃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陆海新通道“重庆—湛江—粤港澳大湾区”海铁联运班列、陆海新通道国际联运班列(俄罗斯—重庆—广西),以及“重庆—缅甸—印度洋”线路等多条贯穿东南亚各国、中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的线路相继首发开通。东南亚市场对西部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有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中国与东盟之间国际贸易的赋能,重庆、广西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参与城市开始加速与东南亚各国展开国际贸易。2022年,重庆连续举办了中国(重庆)—马来西亚投资论坛、RCEP新机遇:中国(重庆)—老挝经贸合作交流会、重庆首届缅甸商品展等多场经贸交流活动;在南宁举办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4130亿元,较上届增长37%。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东盟已成为重庆最大贸易伙伴。以马来西亚为例,在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中,主要推动北部湾—巴生直航航线、北部湾—关丹航线,助力打造马来西亚巴生港成为继新加坡港之后的第二大国际中转航运中心。重庆与马来西亚还建立起电子电器、化工原料等跨国供应链体系,引导电子信息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并在马来西亚建立出口电子器件原料分拨中心、在通道沿线省(区、市)打造进口料件集散中心;在贸易领域,重庆与马来西亚棕榈油署等大型农产品经营企业正在合作搭建线上交易集采平台,形成陆海新通道—马来西亚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做大 “运贸产一体化”。重庆2022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259.5亿元。其中,出口4074.5亿元,进口2185亿元。广西进出口额也达到4353.9亿元;9月份广西外贸进出口额达724亿元,同比增长42.5%,刷新广西单月进出口额历史新高。国内各省区市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串联下加入进来。目前重庆已牵头建立西部12省区市和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13+2”合作机制,成为推动沿线省区市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建立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公司,采取“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方式运营,成立了7个区域公司。现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内辐射国内16个省区市,对外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缓解“一箱难求”的现象,架设起西部地区通向全球的重要桥梁。西部进出口贸易势必成为增长新引擎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已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区、保税港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多个国家级政策加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相关课题组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都提出,要尽快实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和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在“13+2”省区市全覆盖;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对接RCEP和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构建陆海新通道利益共同体。与此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也在稳步增大吞吐量。数据显示,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117列,集装箱运量达30万标箱,同比增长33%;2022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输货物约21.6万标箱,同比增长约30.3%。截至2021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覆盖我国13省、46市、90站,较2020年增加38站。物流总发运量超70万标箱,较开行第一年增长近33倍。得益于陆海联运,北部湾港、湛江港、洋浦港三大出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同比增长 27%。西部陆海新通道在2021年也经受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考验,为我国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弯道超车奠定了基础。据统计,重庆、四川、海南、广西等西部四大主要外贸聚集地,对RCEP国家的贸易额从2019年的7589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1年的9103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5%。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在成长为畅通双循环的强劲引擎西部陆海新通道崛起的同时,也存在协同运作方面的隐患。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目前拥有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重庆国际物流集团、中国外运重庆公司、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商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大股东。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以35.97%的股份为最大股东,重庆国际物流集团则以34.21%的股份占据第二大股东的位置。从股份占比可以看出,尽管注册地设在重庆,但重庆在具体运营时并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并且由于拓展速度比较快,除了新疆、宁夏、甘肃、贵州的企业外,在“13+2”格局形成后加入的青海、云南、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海南并没有关联企业及时加入股东阵营。“广西与重庆两地均有一定主导权,加之后续加入的地区未能有企业加入运营企业,也给统筹协调埋下了一定隐患。这样的结构容易导致后续加入地区的协同共建凝聚力不高。” 南岸区政府一级巡视员莫裕全与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共同撰文分析,“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协调是关键,需要主动把统筹协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此外,莫远明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后,除广西外,“13+2”中的大多数省(区、市) 没与RCEP成员国建立协作机制,加之RCEP成员国对西部陆海新通道了解度和参与度还不够,在协调推进通道建设、建立多式联运规则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另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海外宣传不多,国际影响力有限,与RCEP成员国、东盟各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国际合作机制也尚未健全。这些问题解决后,西部陆海新通道才将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4期)
发布: 2022-12-29 14:47 阅读:602
海柔的仓储机器人。本报资料图片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2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日前,记者在前海综合保税区看到,此处货柜车络绎不绝。在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仓库,导光板、信号转换器、导热胶片等货物迅速完成订舱、打板、安检等全部航运流程,通过短途驳运安保链顺利运抵深圳机场国际货站,由机场放行机构核查后予以放行,无须再次在机场实施安检,实现了快速出口。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总经理汤玲丽说:“这一模式为我们节省了约30%的物流成本,物流时间更为可控。”据了解,为了推动前海合作区内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物流联运直达直运,适应贸易通关便捷化需求,深圳海关在2018年推出“前海离港空运服务中心”,打造广深港“航空货运登机口”,创新实行航空货运一体化,通过创新叠加中转分拨集拼、“全球中心仓”、口岸非侵入式查验等系列措施,企业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完成一系列进出口服务功能,货物送抵香港、深圳、广州三大机场后即可直接“登机”出境,形成了以前海为中心的“全球揽货—前海集聚—机场直飞”进出口贸易生态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机场获得了全国首个航空货运短途驳运安保链试点批复,深圳机场“前置安检”项目在前海正式运作,这意味着深圳机场已在前海打通了全通路机场服务功能。“从去年开始,我们完成了广深港澳等机场货站的前置,这相当于把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机场的货站延伸到了前海综合保税区。得益于此,今年我们运作货量已破6万吨大关,货值达42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80%以上。”汤玲丽介绍道。目前,美邦链通主要服务的客群已涵盖机场、航空公司,国内外各大货运代理以及大疆、英特尔等高端制造企业。走入前海综保区另一单元的利丰前海供应链管理中心仓库内,工人们细心地进行货品封装,一旁的智能仓储机器人正在货架间进行高效分拣,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这里主要负责鞋服类货物的分拨工作,是Lee、Tommy Hilfiger、CK、A&F等国际品牌的亚太配送中心。”这家同样来自“大前海”的国内仓储物流机器人领域独角兽企业海柔创新已走向海外。10月26至2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东南亚物流展会上,海柔创新首次完整地展示了系列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观展客户驻足洽谈。[编辑:刘晓宇]
海柔的仓储机器人。本报资料图片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28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日前,记者在前海综合保税区看到,此处货柜车络绎不绝。在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仓库,导光板、信号转换器、导热胶片等货物迅速完成订舱、打板、安检等全部航运流程,通过短途驳运安保链顺利运抵深圳机场国际货站,由机场放行机构核查后予以放行,无须再次在机场实施安检,实现了快速出口。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总经理汤玲丽说:“这一模式为我们节省了约30%的物流成本,物流时间更为可控。”据了解,为了推动前海合作区内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物流联运直达直运,适应贸易通关便捷化需求,深圳海关在2018年推出“前海离港空运服务中心”,打造广深港“航空货运登机口”,创新实行航空货运一体化,通过创新叠加中转分拨集拼、“全球中心仓”、口岸非侵入式查验等系列措施,企业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完成一系列进出口服务功能,货物送抵香港、深圳、广州三大机场后即可直接“登机”出境,形成了以前海为中心的“全球揽货—前海集聚—机场直飞”进出口贸易生态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机场获得了全国首个航空货运短途驳运安保链试点批复,深圳机场“前置安检”项目在前海正式运作,这意味着深圳机场已在前海打通了全通路机场服务功能。“从去年开始,我们完成了广深港澳等机场货站的前置,这相当于把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机场的货站延伸到了前海综合保税区。得益于此,今年我们运作货量已破6万吨大关,货值达42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80%以上。”汤玲丽介绍道。目前,美邦链通主要服务的客群已涵盖机场、航空公司,国内外各大货运代理以及大疆、英特尔等高端制造企业。走入前海综保区另一单元的利丰前海供应链管理中心仓库内,工人们细心地进行货品封装,一旁的智能仓储机器人正在货架间进行高效分拣,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这里主要负责鞋服类货物的分拨工作,是Lee、Tommy Hilfiger、CK、A&F等国际品牌的亚太配送中心。”这家同样来自“大前海”的国内仓储物流机器人领域独角兽企业海柔创新已走向海外。10月26至2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东南亚物流展会上,海柔创新首次完整地展示了系列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观展客户驻足洽谈。[编辑:刘晓宇]
发布: 2022-12-29 14:44 阅读:636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8日电 27日,贵州跨境电商(广东)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此次推介会是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启动今冬明春“双千百场三领域”大招商行动、外贸组团出海“拓市场抢订单促招引”的系列重磅活动之一,是贵州聚焦三大重点产业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抢订单”,吸引优强外贸企业来黔投资兴业的重要举措。推介会专题推介贵州跨境电商发展政策和资源平台,推动两省在对口协作背景下,开展以外贸业为主体的“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深入合作,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优强外贸企业及外贸加工生产企业来黔投资兴业。近年来,贵州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抓手,不断深化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大力构建高水平的开放通道,提升高水平的开放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开放产业,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活力。贵州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贵州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任务、一把手工程,持续做好“双千百场”招商活动。因此,倡导开放共赢,招引外贸型龙头企业,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是当前和经后商务和投促系统的重点工作。黔粤合作,缘分已久。近年来,广东省各类优质龙头企业与贵州牵手合作的一系列农业、电力、新能源等项目落地开花,见证了“黔粤携手”的丰硕成果,点亮了“黔粤合作”的崭新未来。马雷介绍道,贵州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电力总装机7573万千瓦,发电量2407亿千瓦时,贵州业已形成的“风口产业”“特色产业”“转移产业”三大重点产业领域,为跨境电商及外贸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遇。近年来,贵州全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已成为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大数据带来的电子信息产业,使得贵州跨境贸易进入新赛道,业态融合创造新场景,贵州的跨境电商与外贸新业态正在加速融合。推介会上,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徐元虎、深圳市领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匡何峰分别以《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大事件与大趋势》、《领星,让跨境电商更简单》为题作主题演讲;贵阳、贵安、遵义综合保税区作招商推介,部分参会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完)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8日电 27日,贵州跨境电商(广东)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此次推介会是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启动今冬明春“双千百场三领域”大招商行动、外贸组团出海“拓市场抢订单促招引”的系列重磅活动之一,是贵州聚焦三大重点产业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抢订单”,吸引优强外贸企业来黔投资兴业的重要举措。推介会专题推介贵州跨境电商发展政策和资源平台,推动两省在对口协作背景下,开展以外贸业为主体的“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深入合作,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优强外贸企业及外贸加工生产企业来黔投资兴业。近年来,贵州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抓手,不断深化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大力构建高水平的开放通道,提升高水平的开放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开放产业,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活力。贵州省商务厅厅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贵州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任务、一把手工程,持续做好“双千百场”招商活动。因此,倡导开放共赢,招引外贸型龙头企业,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是当前和经后商务和投促系统的重点工作。黔粤合作,缘分已久。近年来,广东省各类优质龙头企业与贵州牵手合作的一系列农业、电力、新能源等项目落地开花,见证了“黔粤携手”的丰硕成果,点亮了“黔粤合作”的崭新未来。马雷介绍道,贵州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电力总装机7573万千瓦,发电量2407亿千瓦时,贵州业已形成的“风口产业”“特色产业”“转移产业”三大重点产业领域,为跨境电商及外贸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遇。近年来,贵州全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已成为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大数据带来的电子信息产业,使得贵州跨境贸易进入新赛道,业态融合创造新场景,贵州的跨境电商与外贸新业态正在加速融合。推介会上,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徐元虎、深圳市领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匡何峰分别以《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大事件与大趋势》、《领星,让跨境电商更简单》为题作主题演讲;贵阳、贵安、遵义综合保税区作招商推介,部分参会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完)
发布: 2022-12-29 14:44 阅读:598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智联世界,货通天下。12月28日,2022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简称“汉交会”)开幕。在当日举行的跨境电商产业互联网峰会上,产业互联网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湖北武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塑造新时代“九省通衢”引智赋能。全省跨境电商交易将突破300亿元“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的‘元年’,它是迷雾中的一束光。”卓尔智联集团副总裁余伟认为,随着关税水平逐步下降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高,国际供应链越来越短、区域合作越来越紧密,RCEP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红利已初步释放,湖北武汉落实RCEP是对经贸体系的一次全面升级,有利于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超过60%,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网络消费和跨境电商发展也进入快车道。2021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96亿元,增长24.3%,居中部第一。今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迅速,有望突破300亿元大关。今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目前,武汉市已发布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提出到2026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4%;武汉市黄陂区将做实做优汉交会开放平台,按照“线上+线下”“内贸+外贸”“商旅融合+体验式消费”三个结合的汉口北转型发展思路,以建设“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武汉国际贸易城为抓手,蓄力打造武汉国际消费中心新增长极。近百家广东服装品牌落户汉口北跨境电商产业互联网峰会现场,亿邦智库发布的《2022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产业数字化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占比上升至85%,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提振千行百业信心的“强心剂”和抵御经济下行周期的“压舱石”。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杨钧透露,全球跨境电商B2B业务将在2025年达到3.6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为加强数字贸易主体培育引进,卓尔控股借汉交会之机,与湖北省农业发展集团签署协议,在武汉国际贸易城共建打造立足湖北、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及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公司;引进厦门国贸集团、日本丸红、云南斗南花卉集团、山东嘉誉食品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供应链项目落户武汉国际贸易城;开展广东-湖北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会,推动近百家广东服装品牌落户汉口北设立华中营销总部。汉口北集团介绍,汉交会期间将举办武汉“中国地域标志商品”博览会暨内需经贸合作洽谈周、“闪亮星”服装直播节、酒店用品博览会、窗帘行业订货会、冬季文博会等贸易活动,以活跃的现场采购交易,掀起消费升级新风潮,点燃内需市场新活力。【责任编辑:王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智联世界,货通天下。12月28日,2022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简称“汉交会”)开幕。在当日举行的跨境电商产业互联网峰会上,产业互联网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湖北武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塑造新时代“九省通衢”引智赋能。全省跨境电商交易将突破300亿元“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的‘元年’,它是迷雾中的一束光。”卓尔智联集团副总裁余伟认为,随着关税水平逐步下降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高,国际供应链越来越短、区域合作越来越紧密,RCEP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红利已初步释放,湖北武汉落实RCEP是对经贸体系的一次全面升级,有利于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超过60%,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网络消费和跨境电商发展也进入快车道。2021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96亿元,增长24.3%,居中部第一。今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迅速,有望突破300亿元大关。今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目前,武汉市已发布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提出到2026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4%;武汉市黄陂区将做实做优汉交会开放平台,按照“线上+线下”“内贸+外贸”“商旅融合+体验式消费”三个结合的汉口北转型发展思路,以建设“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武汉国际贸易城为抓手,蓄力打造武汉国际消费中心新增长极。近百家广东服装品牌落户汉口北跨境电商产业互联网峰会现场,亿邦智库发布的《2022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产业数字化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占比上升至85%,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提振千行百业信心的“强心剂”和抵御经济下行周期的“压舱石”。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杨钧透露,全球跨境电商B2B业务将在2025年达到3.6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为加强数字贸易主体培育引进,卓尔控股借汉交会之机,与湖北省农业发展集团签署协议,在武汉国际贸易城共建打造立足湖北、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及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公司;引进厦门国贸集团、日本丸红、云南斗南花卉集团、山东嘉誉食品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供应链项目落户武汉国际贸易城;开展广东-湖北纺织服装产业对接会,推动近百家广东服装品牌落户汉口北设立华中营销总部。汉口北集团介绍,汉交会期间将举办武汉“中国地域标志商品”博览会暨内需经贸合作洽谈周、“闪亮星”服装直播节、酒店用品博览会、窗帘行业订货会、冬季文博会等贸易活动,以活跃的现场采购交易,掀起消费升级新风潮,点燃内需市场新活力。【责任编辑:王会】
发布: 2022-12-19 11:37 阅读:559
近日,一列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跨境电商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缓缓出发,驶向欧洲。本趟班列货物品类丰富,主要包括珠三角地区企业生产的服装、箱包、汽车导航系统、彩色液晶显示板等,货重约423吨,货值4106万元,预计15天后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之后将分拨发往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这是广东省属国有企业广物控股集团所属广物国际物流运营的首趟跨境电商班列,标志着广物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为广州地区最早的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广物国际物流公司不断探索中欧班列发展新模式,在完善通道布局、助力互联互通、服务企业出口等方面敢想敢试、持续创新。今年以来,广物国际物流大力打造“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新模式,已在华南最大、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铁路货运站场——广州国际港站场内投资建成3000平方米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可实现9610、9710和9810跨境电商申报模式,为客户一站式解决跨境电商货物发运的痛点、难点问题。 接下来,广物国际物流将大力推动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地跨境电商班列常态化发运,努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发运成本,为完善广东省“买全球、卖全球”能力体系,保障出口供应链稳定和物流渠道畅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责任编辑:语谦】
近日,一列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跨境电商班列从广州国际港缓缓出发,驶向欧洲。本趟班列货物品类丰富,主要包括珠三角地区企业生产的服装、箱包、汽车导航系统、彩色液晶显示板等,货重约423吨,货值4106万元,预计15天后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之后将分拨发往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这是广东省属国有企业广物控股集团所属广物国际物流运营的首趟跨境电商班列,标志着广物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为广州地区最早的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广物国际物流公司不断探索中欧班列发展新模式,在完善通道布局、助力互联互通、服务企业出口等方面敢想敢试、持续创新。今年以来,广物国际物流大力打造“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新模式,已在华南最大、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铁路货运站场——广州国际港站场内投资建成3000平方米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可实现9610、9710和9810跨境电商申报模式,为客户一站式解决跨境电商货物发运的痛点、难点问题。 接下来,广物国际物流将大力推动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地跨境电商班列常态化发运,努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发运成本,为完善广东省“买全球、卖全球”能力体系,保障出口供应链稳定和物流渠道畅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责任编辑:语谦】
发布: 2022-12-19 11:32 阅读:657
拱北海关关员正在查验经港珠澳大桥运往澳门的货物。 俞 波摄 经济日报广州讯(记者顾阳、喻剑)拱北海关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内地与澳门贸易持续增长。截至今年11月,内地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总值累计达3354.8亿元。今年前11个月,内地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值达23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7%。 拱北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内地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呈现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贸易方式更趋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显著提升。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大幅提升。今年前11个月,内地民营企业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107亿元,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20%提升至45.5%。三是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主要出口商品。至2022年11月底,拱北海关累计验放澳门CEPA项下货物货值近6亿元,优惠税款超3800万元。
拱北海关关员正在查验经港珠澳大桥运往澳门的货物。 俞 波摄 经济日报广州讯(记者顾阳、喻剑)拱北海关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内地与澳门贸易持续增长。截至今年11月,内地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总值累计达3354.8亿元。今年前11个月,内地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值达23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7%。 拱北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内地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呈现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贸易方式更趋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显著提升。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大幅提升。今年前11个月,内地民营企业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107亿元,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20%提升至45.5%。三是机电产品取代纺织服装成为主要出口商品。至2022年11月底,拱北海关累计验放澳门CEPA项下货物货值近6亿元,优惠税款超3800万元。
发布: 2022-12-19 11:30 阅读:72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12月18日,2022 前海最新成果发布会顺利举行。会上,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从深圳前海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香港融入国家发展首选地、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及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等方面介绍前海开发开放最新成果。活动现场,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上线。作为海关总署首次批复、唯一授权的跨境贸易数据平台地方试点,该平台将助力深圳构建跨境贸易服务生态系统。同时,前海“六大集聚区”(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区、融资租赁集聚区、跨境电商集聚区、涉税服务业集聚区、高端智库集聚区)正式启动,将有力助推全球服务商在深圳前海落户发展。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明确到2025年,前海将实现“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突出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到2035年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为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前海于11月8日举办的2022年前海全球招商大会上发布“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推出风投创投、融资租赁、天然气贸易、跨境电商、涉税服务、高端智库等“政策包”。今年以来,前海新落户招商金控、山能租赁等总部项目,新落地30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大湾区首家外资独资基金销售公司、大湾区首家金控公司等纷纷落户前海;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推动飞机租赁、船舶租赁等成功落地,前海正全力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曾有专家评价前海为深港合作“桥头堡”,可为香港服务业进军内地市场提供试水平台,助其克服“水土不服”。为加快打造香港融入国家发展首选地,前海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主动对接香港“八大中心”及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化金融、航运、贸易等13个领域合作,打造深港国际金融城、法务区、人才港、青年梦工场,深港首次联动发布风投创投十八条措施,有效拓展香港经济发展空间。数据显示,1-10月前海实际使用港资46.38亿美元,增长10.9%。今年6月,前海发布“惠港9件实事”,推出400套人才住房、发布800个港澳青年工作岗位,并启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从住房、就业、创业、平台、金融、科创、落户、服务、民生等9方面为港人港企来深发展提供利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前海目前已将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8类,包括税务师、导游等。未来,前海将持续扩大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范围,畅通港澳青年就业实习渠道。在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方面,截至目前,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0项、累计755项,新增全国复制推广7项、累计72项。中山大学今年7月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位列第一。此外,最高法、海关总署、财政部、人社部等出台专项政策,前海在域外法适用、深港通关便利、所得税优惠、职业资格互认等领域均实现突破。今年5月,“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正式落户前海,将以前海为核心推动建立大湾区产学研融一体化合作平台,助力前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截至目前,前海已集聚10家独角兽企业,占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总数的1/6。在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面,前海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获批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前海综保区吸引近铁物流、德州仪器等落户,集聚宾三得利等世界三大洋酒品牌,今年1-10月进出口额达1880.5亿元,增长54.9%。此外,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上线大豆等更多品种,实现大宗商品跨境交易人民币计价计算。同时,前海积极引进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知名展会,举办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前海正加快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加强扩区统筹,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具体来看,前海新建成2所国际学校,引进4家港澳医疗机构,规划建设前海石公园、深港广场,营造68公里活力黄金海岸带;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等加快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运营,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逐步向新扩区域覆盖,前海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宜居城区、畅通便捷的枢纽城区、更为安全的韧性城区、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区。启动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前海方案》明确提出,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推动境内外口岸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互认。去年12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在前海试点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这也是海关总署首次批复、唯一授权的跨境贸易数据平台地方试点。发布会现场,平台正式上线。据介绍,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海关、税务、外汇、海事、边检、市监、交通、口岸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及交叉验证机制,同时链接进出口企业、机场、港口等跨境贸易重要参与方,报关行、船代、理货等供应链服务商,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共同构建跨境贸易联盟区块链网络,面向企业、地方政府、监管单位提供跨境贸易大数据服务,推动形成跨境贸易服务生态系统。当前,平台已完成首批4个业务场景搭建。其中,寄售贸易场景有效解决水果寄售贸易核价难、计税难、通关慢等关企共同关注的痛点,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明显,高峰时段通关效率提升100%;海运时效分析场景可为海运通关“优流程、压时间”,通过平台实现海关执法数据及物流数据衔接,加强整体监控,时效统计节点数增加70%。此外,外贸统计分析场景可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产业规划提供快捷、精准的数据支撑,外贸类企业覆盖度达100%。而在联合监管方面,平台已初步建成智慧退税一期模块,主要用于解决税务局和海关在打击虚假贸易、出口骗税等工作中数据互补、交叉验证等迫切需求,监管效能提升15%。发布前海“六大集聚区”此前举办的2022年前海全球招商大会上,“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重磅发布,积极招引、培育细分领域全球前50、国内前20的现代金融、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八类全球服务商,以期形成以世界500强总部企业为支柱、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为主体的全球服务商集群。在此背景下,发布会上同步启动的还有前海首批建设的“六大集聚区”,分别为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区、融资租赁集聚区、跨境电商集聚区、涉税服务业集聚区、高端智库集聚区。“打造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有利于在前海汇聚包括港澳在内的国际资本、人才与创新资源,助力大湾区的科创中心建设。”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表示。具体来看,前海管理局规划在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 (前海桂湾、前湾片区)内以梦海大道、桂湾四路为纵横双轴,统筹两侧优质产业载体,拓展8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打造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科创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截至12月5日,入驻风投创投集聚区的风投创投、私募证券投资、国际资管等机构达80家,相比去年增加了78%。其中,港资外资21家,如渣打私募股权基金、惠理股权投资等,占比26%。据介绍,前海充分发挥跨境金融与深港合作优势,以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为先导区,辐射前海120平方公里的空港新城及海洋新城等片区,吸引一批亿级规模以上的优质融资租赁企业集聚前海。由此,前海积极谋划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集聚区,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截至2022年9月,前海租赁企业总数1851家,占全市90.9%,占全国15.9%,与天津、上海一道成为国内主要融资租赁企业集聚区。其中,前海港资租赁企业占比近九成,资产规模十亿级以上20余家。华润、中广核、中集、国家电网、山东能源等境内优质国资、上市企业及国银金租、工银金租、兴邦金租等租赁企业已在前海设立总部、专业子公司或项目公司,逐步形成行业层次丰富、产业链完整的市场格局。近日,深圳印发《关于支持开展天然气贸易 助力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加快构建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盐田国际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一区一廊一中心”。在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前海已实现24家天然气贸易企业在地集聚发展,包括中海油、中国燃气、中集、华安石油气、新奥能源、九丰能源、胜通能源等业内龙头或知名企业,天然气贸易总额超130亿元。预计到2025年,前海将实现100家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发展,贸易总额将超过800亿元。据悉,前海是深圳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重要通道。深圳全市正常运作的5个跨境电商监管场站,有4个在前海合作区范围内,业务规模长期占全市九成以上,过去两年规模翻了3.7倍。今年1-10月,前海跨境电商关区进出口额1923亿元,纳入在地统计进出口额271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超100%。前海跨境电商集聚发展态势显现。截至目前,前海已集聚京东国际、拼多多、Wish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帝亚吉欧、宾三得利、保乐利加等高端洋酒,香奈儿、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均在前海设立分拨中心;世界三大快递(UPS、DHL、FEDEX),已有两家(UPS、DHL)在前海设立区域转运中心,中国邮政、顺丰等国内快递也在机场设立跨境电商快件转运中心。为培育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前海发力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未来将继续加大跨境电商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跨境电商政策措施配套,完善跨境电商配套基础设施,精准招引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企业。11月11日,前海管理局与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等联合制订的《关于支持前海涉税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征求意见稿)》发布,规划建设以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为主体的涉税服务业集聚区,在企业经营、办公用房、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意义。”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宋兰表示。具体来看,聚焦产业发展,前海将集聚国际国内优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重点涉税服务机构,构建涉税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以行业一流、接轨国际的涉税服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制度创新,前海将探索推动“多点执业、归口监管”,创新涉税服务业管理制度,提升涉税服务行业管理水平。尤其在深港合作方面,前海将持续推动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便利化,鼓励港澳执业会计师、税务师成为前海会计所、税务所合伙人,帮助港澳涉税服务机构与人士拓展内地市场,助力提升内地涉税服务机构管理能力与国际化水平。此外,依据《前海方案》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粤港澳研究基地”的战略部署,前海将打造高端智库集聚区。目前,《前海管理局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暂行办法》已印发实施,推动中国社科院全面依法治国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前海分院、中信前海综合研究专委会、深圳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等5家新型智库相继落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12月18日,2022 前海最新成果发布会顺利举行。会上,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从深圳前海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香港融入国家发展首选地、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及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等方面介绍前海开发开放最新成果。活动现场,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上线。作为海关总署首次批复、唯一授权的跨境贸易数据平台地方试点,该平台将助力深圳构建跨境贸易服务生态系统。同时,前海“六大集聚区”(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区、融资租赁集聚区、跨境电商集聚区、涉税服务业集聚区、高端智库集聚区)正式启动,将有力助推全球服务商在深圳前海落户发展。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明确到2025年,前海将实现“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突出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到2035年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为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前海于11月8日举办的2022年前海全球招商大会上发布“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推出风投创投、融资租赁、天然气贸易、跨境电商、涉税服务、高端智库等“政策包”。今年以来,前海新落户招商金控、山能租赁等总部项目,新落地30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大湾区首家外资独资基金销售公司、大湾区首家金控公司等纷纷落户前海;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推动飞机租赁、船舶租赁等成功落地,前海正全力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曾有专家评价前海为深港合作“桥头堡”,可为香港服务业进军内地市场提供试水平台,助其克服“水土不服”。为加快打造香港融入国家发展首选地,前海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主动对接香港“八大中心”及北部都会区建设,深化金融、航运、贸易等13个领域合作,打造深港国际金融城、法务区、人才港、青年梦工场,深港首次联动发布风投创投十八条措施,有效拓展香港经济发展空间。数据显示,1-10月前海实际使用港资46.38亿美元,增长10.9%。今年6月,前海发布“惠港9件实事”,推出400套人才住房、发布800个港澳青年工作岗位,并启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从住房、就业、创业、平台、金融、科创、落户、服务、民生等9方面为港人港企来深发展提供利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前海目前已将港澳专业人士备案执业范围扩大到18类,包括税务师、导游等。未来,前海将持续扩大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范围,畅通港澳青年就业实习渠道。在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方面,截至目前,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0项、累计755项,新增全国复制推广7项、累计72项。中山大学今年7月发布的“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位列第一。此外,最高法、海关总署、财政部、人社部等出台专项政策,前海在域外法适用、深港通关便利、所得税优惠、职业资格互认等领域均实现突破。今年5月,“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正式落户前海,将以前海为核心推动建立大湾区产学研融一体化合作平台,助力前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截至目前,前海已集聚10家独角兽企业,占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总数的1/6。在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面,前海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获批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前海综保区吸引近铁物流、德州仪器等落户,集聚宾三得利等世界三大洋酒品牌,今年1-10月进出口额达1880.5亿元,增长54.9%。此外,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上线大豆等更多品种,实现大宗商品跨境交易人民币计价计算。同时,前海积极引进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知名展会,举办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前海正加快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加强扩区统筹,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具体来看,前海新建成2所国际学校,引进4家港澳医疗机构,规划建设前海石公园、深港广场,营造68公里活力黄金海岸带;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等加快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运营,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逐步向新扩区域覆盖,前海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宜居城区、畅通便捷的枢纽城区、更为安全的韧性城区、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区。启动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前海方案》明确提出,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推动境内外口岸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互认。去年12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在前海试点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这也是海关总署首次批复、唯一授权的跨境贸易数据平台地方试点。发布会现场,平台正式上线。据介绍,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海关、税务、外汇、海事、边检、市监、交通、口岸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及交叉验证机制,同时链接进出口企业、机场、港口等跨境贸易重要参与方,报关行、船代、理货等供应链服务商,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共同构建跨境贸易联盟区块链网络,面向企业、地方政府、监管单位提供跨境贸易大数据服务,推动形成跨境贸易服务生态系统。当前,平台已完成首批4个业务场景搭建。其中,寄售贸易场景有效解决水果寄售贸易核价难、计税难、通关慢等关企共同关注的痛点,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明显,高峰时段通关效率提升100%;海运时效分析场景可为海运通关“优流程、压时间”,通过平台实现海关执法数据及物流数据衔接,加强整体监控,时效统计节点数增加70%。此外,外贸统计分析场景可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产业规划提供快捷、精准的数据支撑,外贸类企业覆盖度达100%。而在联合监管方面,平台已初步建成智慧退税一期模块,主要用于解决税务局和海关在打击虚假贸易、出口骗税等工作中数据互补、交叉验证等迫切需求,监管效能提升15%。发布前海“六大集聚区”此前举办的2022年前海全球招商大会上,“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重磅发布,积极招引、培育细分领域全球前50、国内前20的现代金融、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八类全球服务商,以期形成以世界500强总部企业为支柱、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为主体的全球服务商集群。在此背景下,发布会上同步启动的还有前海首批建设的“六大集聚区”,分别为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区、融资租赁集聚区、跨境电商集聚区、涉税服务业集聚区、高端智库集聚区。“打造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有利于在前海汇聚包括港澳在内的国际资本、人才与创新资源,助力大湾区的科创中心建设。”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表示。具体来看,前海管理局规划在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 (前海桂湾、前湾片区)内以梦海大道、桂湾四路为纵横双轴,统筹两侧优质产业载体,拓展8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打造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科创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截至12月5日,入驻风投创投集聚区的风投创投、私募证券投资、国际资管等机构达80家,相比去年增加了78%。其中,港资外资21家,如渣打私募股权基金、惠理股权投资等,占比26%。据介绍,前海充分发挥跨境金融与深港合作优势,以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为先导区,辐射前海120平方公里的空港新城及海洋新城等片区,吸引一批亿级规模以上的优质融资租赁企业集聚前海。由此,前海积极谋划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集聚区,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截至2022年9月,前海租赁企业总数1851家,占全市90.9%,占全国15.9%,与天津、上海一道成为国内主要融资租赁企业集聚区。其中,前海港资租赁企业占比近九成,资产规模十亿级以上20余家。华润、中广核、中集、国家电网、山东能源等境内优质国资、上市企业及国银金租、工银金租、兴邦金租等租赁企业已在前海设立总部、专业子公司或项目公司,逐步形成行业层次丰富、产业链完整的市场格局。近日,深圳印发《关于支持开展天然气贸易 助力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加快构建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盐田国际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一区一廊一中心”。在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前海已实现24家天然气贸易企业在地集聚发展,包括中海油、中国燃气、中集、华安石油气、新奥能源、九丰能源、胜通能源等业内龙头或知名企业,天然气贸易总额超130亿元。预计到2025年,前海将实现100家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发展,贸易总额将超过800亿元。据悉,前海是深圳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重要通道。深圳全市正常运作的5个跨境电商监管场站,有4个在前海合作区范围内,业务规模长期占全市九成以上,过去两年规模翻了3.7倍。今年1-10月,前海跨境电商关区进出口额1923亿元,纳入在地统计进出口额271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超100%。前海跨境电商集聚发展态势显现。截至目前,前海已集聚京东国际、拼多多、Wish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帝亚吉欧、宾三得利、保乐利加等高端洋酒,香奈儿、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均在前海设立分拨中心;世界三大快递(UPS、DHL、FEDEX),已有两家(UPS、DHL)在前海设立区域转运中心,中国邮政、顺丰等国内快递也在机场设立跨境电商快件转运中心。为培育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前海发力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未来将继续加大跨境电商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跨境电商政策措施配套,完善跨境电商配套基础设施,精准招引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企业。11月11日,前海管理局与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等联合制订的《关于支持前海涉税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征求意见稿)》发布,规划建设以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为主体的涉税服务业集聚区,在企业经营、办公用房、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意义。”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宋兰表示。具体来看,聚焦产业发展,前海将集聚国际国内优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重点涉税服务机构,构建涉税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以行业一流、接轨国际的涉税服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制度创新,前海将探索推动“多点执业、归口监管”,创新涉税服务业管理制度,提升涉税服务行业管理水平。尤其在深港合作方面,前海将持续推动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便利化,鼓励港澳执业会计师、税务师成为前海会计所、税务所合伙人,帮助港澳涉税服务机构与人士拓展内地市场,助力提升内地涉税服务机构管理能力与国际化水平。此外,依据《前海方案》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粤港澳研究基地”的战略部署,前海将打造高端智库集聚区。目前,《前海管理局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暂行办法》已印发实施,推动中国社科院全面依法治国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前海分院、中信前海综合研究专委会、深圳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等5家新型智库相继落户。
发布: 2022-12-14 10:47 阅读:663
央广网深圳12月13日消息(记者 彭艺娑)据深圳市口岸办发布的消息,粤港跨境货车管理模式调整,自2022年12月12日零时起,粤港跨境货车运输优化调整为“点对点”运输模式。实施“点对点”运输模式后,跨境司机不再进行“口岸全接驳”,直接驾驶跨境货车前往预约作业点。跨境司机入境前通过“跨境安”系统预约申报当次入境作业信息。每次申报限当次入境有效,再次入境需重新申报。原则上当天入境、当天返港。如确有需要在广东省过夜住宿的,入境前须在“跨境安”系统申报指定住宿点。入境防疫要求方面,跨境司机在口岸香港侧进行核酸快检和抗原检测,凭核酸快检阴性和抗原阴性前往广东;凭粤康码上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境,可以在口岸广东侧做常规核酸检测。阳性跨境司机自确诊之日起8天内不得入境。跨境司机入境后粤康码赋黄码、全程闭环管理,配戴N95/KN95医用口罩。跨境司机在广东省内违反法律法规及疫情防控措施,将被暂停作业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跨境货车“点对点”运输模式减少了此前实施的接驳摆渡,在兼顾防疫要求的同时,保障了粤港跨境货车运输效率,为两地经济繁荣助力。编辑:彭艺娑
央广网深圳12月13日消息(记者 彭艺娑)据深圳市口岸办发布的消息,粤港跨境货车管理模式调整,自2022年12月12日零时起,粤港跨境货车运输优化调整为“点对点”运输模式。实施“点对点”运输模式后,跨境司机不再进行“口岸全接驳”,直接驾驶跨境货车前往预约作业点。跨境司机入境前通过“跨境安”系统预约申报当次入境作业信息。每次申报限当次入境有效,再次入境需重新申报。原则上当天入境、当天返港。如确有需要在广东省过夜住宿的,入境前须在“跨境安”系统申报指定住宿点。入境防疫要求方面,跨境司机在口岸香港侧进行核酸快检和抗原检测,凭核酸快检阴性和抗原阴性前往广东;凭粤康码上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境,可以在口岸广东侧做常规核酸检测。阳性跨境司机自确诊之日起8天内不得入境。跨境司机入境后粤康码赋黄码、全程闭环管理,配戴N95/KN95医用口罩。跨境司机在广东省内违反法律法规及疫情防控措施,将被暂停作业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跨境货车“点对点”运输模式减少了此前实施的接驳摆渡,在兼顾防疫要求的同时,保障了粤港跨境货车运输效率,为两地经济繁荣助力。编辑:彭艺娑
发布: 2022-12-14 10:46 阅读:634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晓?通讯员/关悦)进入12月,广东复工复产步伐不断加快,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沙综合保税区、佛山跨境电商清关中心,现场多条分拣带高速运转,一辆辆满载全球商品的货车“读秒”进出。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双12”电商促销期间(12月1日至12日),关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3115万票,同比大幅增长1.3倍。“12月9日达到高峰,跨境电商商品进口量约为平时的1.5倍。”在空港口岸现场忙碌多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验二处查验科科长刘洋刚刚松了口气。为了应对“双12”通关高峰,广州海关建立24小时清关作业结果报告机制,全面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双12”期间,在广州海关关区内,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监管跨境电商进口包裹超25万件;南沙海关监管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超1500万件,同比增长13.87%。“进”得高效,“出”得畅通。今年“双12”期间,“广东制造”乘跨境电商东风“出海”迎来新的高峰。“现在跨境电商货物即到即办,通关‘不过夜’,海外消费者也能便利地参与国内的电商促销活动。”广州泰廊曼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张弛说,今年“双12”期间,公司出口订单量达20万票,同比增长一成,交付订单速度更快了。在广州,服装、箱包、家具、礼品等特色行业也加快发力跨境电商,推动转型升级。12月初,走进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直播间,上百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花瓶、摆件、装饰画轮番出场,主播用流利的英语向海外客户介绍促销活动,争取更多订单。“我们主要以跨境电商B2B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11月已有超过6500万元商品发往境外海外仓分拨销售。”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儿说,在前期销售旺盛的基础上,公司提前做好“双12”预案,保障了海外仓顺畅运转。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智慧海关”建设,强化科技保障,提升跨境商品通关效率,加强与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服务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晓?通讯员/关悦)进入12月,广东复工复产步伐不断加快,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南沙综合保税区、佛山跨境电商清关中心,现场多条分拣带高速运转,一辆辆满载全球商品的货车“读秒”进出。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双12”电商促销期间(12月1日至12日),关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3115万票,同比大幅增长1.3倍。“12月9日达到高峰,跨境电商商品进口量约为平时的1.5倍。”在空港口岸现场忙碌多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验二处查验科科长刘洋刚刚松了口气。为了应对“双12”通关高峰,广州海关建立24小时清关作业结果报告机制,全面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双12”期间,在广州海关关区内,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监管跨境电商进口包裹超25万件;南沙海关监管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超1500万件,同比增长13.87%。“进”得高效,“出”得畅通。今年“双12”期间,“广东制造”乘跨境电商东风“出海”迎来新的高峰。“现在跨境电商货物即到即办,通关‘不过夜’,海外消费者也能便利地参与国内的电商促销活动。”广州泰廊曼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张弛说,今年“双12”期间,公司出口订单量达20万票,同比增长一成,交付订单速度更快了。在广州,服装、箱包、家具、礼品等特色行业也加快发力跨境电商,推动转型升级。12月初,走进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直播间,上百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花瓶、摆件、装饰画轮番出场,主播用流利的英语向海外客户介绍促销活动,争取更多订单。“我们主要以跨境电商B2B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11月已有超过6500万元商品发往境外海外仓分拨销售。”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儿说,在前期销售旺盛的基础上,公司提前做好“双12”预案,保障了海外仓顺畅运转。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智慧海关”建设,强化科技保障,提升跨境商品通关效率,加强与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服务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发布: 2022-12-14 10:45 阅读:596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持续快速发展。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重要渠道,是贸易方式创新的重要趋势,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空间的贸易新业态。 当下,中国正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战略新通道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国内大市场的全球吸引力,有效释放国内强大供应链的生产力,持续增强中国协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中国跨境电商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历经B2B、跨境零售站、全球开店、独立站、直播带货等多种模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环境。一是跨境电商产业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包括跨境零售及B2B平台、跨境物流、第三方跨境支付、海外仓等在内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快速完善,产业生态活力持续增强。二是跨境电商成为带动中国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线上推广成为传统贸易企业的“标配”渠道,线上开店也成为众多贸易企业的新选择。三是跨境电商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战略新通道,“新国潮”品牌加速出海,以SHEIN(希音)、ANKER(安克)等为代表的来自中国的全球性品牌企业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四是跨境电商已经是中国扩大开放和政策创新的重要领域,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持续强化政策创新,成为建设中国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便利化服务的主通道。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主体能力,也将成为下一阶段跨境电商更好发挥作用和价值的有力支撑。 在关注跨境电商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跨境电商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长期以来,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以中小微主体为主,经营方式粗放,主要依托中国产品的高性价比在境外电商平台上大量开店铺货经营,受平台规则影响大,业务稳定性差。2021年4月开始的亚马逊大规模封店事件对大量中国卖家造成了较大影响,加上近年来欧美国家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合规化运营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平台广告成本、运输及仓储配送成本、供应链成本、商品退货成本等都在上升,也逼迫跨境电商卖家不得不改变经营模式。以商品品牌化、服务本土化、运营规范化、供应链绿色化、渠道多元化等为方向,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趋势日渐明显。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确立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跨境电商一直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中国通过跨境电商领域的主动开放政策,向全球充分释放中国市场消费和中国制造供给的红利。这既有利于通过跨境电商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让更多全球优质商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也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中国商品、中国品牌、中国服务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去,挖掘中国制造、中国供应链优势开拓全球市场,把更多的消费福利带给全球消费者。跨境电商服务的是全球消费者和采购商对优质商品的线上采购需求,连接的是各国众多的生产商、品牌商、贸易商甚至个体网商,在技术驱动下搭建起一条高效率的线上贸易和交易通道。依托跨境电商新通道,中国企业第一次有了直接触达全球终端消费及采购需求的广泛能力,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可以说,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前沿领域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业态,其出现和发展适应了贸易小额化、灵活化的发展需求,更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同时极大降低了国际贸易门槛,让更多的中小微主体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寻找商机、拓展市场、销售产品、创立品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 (李鸣涛,作者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 原标题: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跨境电商大有可为(开放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13日 第 06 版)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持续快速发展。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重要渠道,是贸易方式创新的重要趋势,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空间的贸易新业态。 当下,中国正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战略新通道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国内大市场的全球吸引力,有效释放国内强大供应链的生产力,持续增强中国协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中国跨境电商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历经B2B、跨境零售站、全球开店、独立站、直播带货等多种模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环境。一是跨境电商产业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包括跨境零售及B2B平台、跨境物流、第三方跨境支付、海外仓等在内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快速完善,产业生态活力持续增强。二是跨境电商成为带动中国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线上推广成为传统贸易企业的“标配”渠道,线上开店也成为众多贸易企业的新选择。三是跨境电商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战略新通道,“新国潮”品牌加速出海,以SHEIN(希音)、ANKER(安克)等为代表的来自中国的全球性品牌企业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四是跨境电商已经是中国扩大开放和政策创新的重要领域,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持续强化政策创新,成为建设中国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便利化服务的主通道。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主体能力,也将成为下一阶段跨境电商更好发挥作用和价值的有力支撑。 在关注跨境电商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跨境电商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长期以来,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以中小微主体为主,经营方式粗放,主要依托中国产品的高性价比在境外电商平台上大量开店铺货经营,受平台规则影响大,业务稳定性差。2021年4月开始的亚马逊大规模封店事件对大量中国卖家造成了较大影响,加上近年来欧美国家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合规化运营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平台广告成本、运输及仓储配送成本、供应链成本、商品退货成本等都在上升,也逼迫跨境电商卖家不得不改变经营模式。以商品品牌化、服务本土化、运营规范化、供应链绿色化、渠道多元化等为方向,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趋势日渐明显。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确立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跨境电商一直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中国通过跨境电商领域的主动开放政策,向全球充分释放中国市场消费和中国制造供给的红利。这既有利于通过跨境电商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让更多全球优质商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也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中国商品、中国品牌、中国服务通过跨境电商走出去,挖掘中国制造、中国供应链优势开拓全球市场,把更多的消费福利带给全球消费者。跨境电商服务的是全球消费者和采购商对优质商品的线上采购需求,连接的是各国众多的生产商、品牌商、贸易商甚至个体网商,在技术驱动下搭建起一条高效率的线上贸易和交易通道。依托跨境电商新通道,中国企业第一次有了直接触达全球终端消费及采购需求的广泛能力,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可以说,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前沿领域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业态,其出现和发展适应了贸易小额化、灵活化的发展需求,更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同时极大降低了国际贸易门槛,让更多的中小微主体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寻找商机、拓展市场、销售产品、创立品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 (李鸣涛,作者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 原标题: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跨境电商大有可为(开放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13日 第 06 版)
发布: 2022-12-09 15:02 阅读:698
作为堪比国内“双11”的海外大促,“黑色星期五”(下文简称“黑五”)一向是海外消费者一年中最翘首以盼的节日。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美国消费者“黑五”在线销售额达91.2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在线交易额最高的一个“黑五”。 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了国内电商平台近年来重要的发力点,在今年“黑五”创新高数字的背后,就不乏国内出口跨境电商的“推波助澜”,但是与此同时,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进口跨境电商,却在“黑五”中“偃旗息鼓”,国内跨境电商为何会在今年“黑五”整体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况? 出口跨境电商搅局“黑五” “广货”火了 “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和Lazada贯穿11月的‘双11+黑五’购物季已经成为两个平台的‘固定动作’,也是出口卖家们每年最重要的销售旺季。”作为海外卖家中的一员,商家甘先生表示,国内海外卖家往往从第三季度就开始做准备,为的就是可以赶上出口大促活动。“经过多年的培育,海外市场对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接受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产品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出口跨境电商加入,不仅为海外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模式和产品,也使得自身在海外市场从配角逐渐走向了“C位”,而在“黑五”这样的集中爆发节点,中国出口跨境电商更是获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早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SHEIN在11月推出了的“Super November”促销活动。其间SHEIN的折扣力度高达85%。对于“黑五”期间首次下单的用户,SHEIN还会提供更多积分点数、专属折扣等。而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虽然今年9月才进入美国市场,但是在10月底就推出了“黑五”大促活动,不仅折扣最高达到70%,还为新用户提供了免运费服务和90天内免费退货等福利。而在TikTok方面,更是在“黑五”前在美国上线TikTok Shop,在“黑五”大促中推出了“重点直播间”“直播间打榜赛”“短视频挑战赛”等互动营销活动,让海外的消费者也领略了一把直播间购物的快乐。 从自有品牌平台SHEIN到拼购模式Temu再到直播带货TikTok Shop,不同模式和体验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为海外“黑五”大促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玩法,也获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据TikTok公布的数据显示,“黑五Black Friday”大促已在TikTok积累的用户话题阅读次数已经达到了40亿次。 值得留意的是,一直备受海外消费者欢迎的“中国制造”也借助“黑五”和出口跨境电商走红海外市场,其中不少来自广东的“广货”更成为了海外市场的“爆品”。“黑五”落幕后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就发布2022年度十大商品榜单,其中电热毯和移动板房榜上有名,而这些产品的背后,就是广东制造企业的担当了生产的主力。据介绍,来自广东中山市的益佳电器主营取暖电器和电热毯,今年来自欧洲的订单大增,光是在三四月的订单量相较往年同期已经增长了30%,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而来自广东顺德的中辉绿建更是移动板房的龙头,不仅为2022卡塔尔世界杯提供了2000套移动房,而且在“黑五”大促中其产品在东南亚和欧美大受欢迎。 进口跨境电商失声“黑五” “国货”更香 正如“双11”借出口跨境电商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消费者的消费节日那样,“黑五”借助进口跨境电商,也早早就来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身边,而借助曾经火爆的进口跨境电商,国内消费者也在“黑五”薅了一把海外商品的“羊毛”。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亚马逊海外购就开启了2022黑五全球购物季促销活动,国内消费者也可以同步享受海外大促带来的优惠。但是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亚马逊海外购以外,曾经“拥挤”的进口跨境电商赛道在今年“黑五”却显得格外冷清,包括考拉海购、洋码头、寺库等平台更是集体失声。 据南方日报记者体验发现,在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考拉海购、洋码头等跨境电商平台上,虽然都有“黑五”的入口和标识,但是促销力度和商品种类的丰富程度已经大不如前,而在营销等方面,更是显得极为“低调”。 “虽然国内的进口跨境电商还是希望通过‘黑五’来增加销量,但是由于时间节点正处在‘双11’与‘双12’之间,‘黑五’在时间上不占优势。在经历过‘双11’之后,相当一部分商家和买家购物欲也都需要‘缓缓’。”在网经社电子商务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看来,近年来进口跨境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受到疫情影响导致海外购物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外,不断提升品质的国货也逐渐可以“平替”海外商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在今年双11,天猫最后一波销售期开场4小时后,已经有25343个单品成为销售过百万元的超级爆款,其中国货占比过半。京东消费数据也显示,过去4年“国潮”相关商家增长240%,商品数量扩充了99%,新品牌增加68%。过去4年购买“国潮”相关商品的用户数增长超九成,成交金额增长了284%,销量增长了411%。 “过去人们一度认为贵、洋气就是消费升级,但比起品牌光环,年轻人更在乎产品功效与性价比,这是国产品牌崛起的真正内核。”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认为,只有持续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满足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让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得到满足,才是消费升级的真正内涵。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作为堪比国内“双11”的海外大促,“黑色星期五”(下文简称“黑五”)一向是海外消费者一年中最翘首以盼的节日。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美国消费者“黑五”在线销售额达91.2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在线交易额最高的一个“黑五”。 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了国内电商平台近年来重要的发力点,在今年“黑五”创新高数字的背后,就不乏国内出口跨境电商的“推波助澜”,但是与此同时,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进口跨境电商,却在“黑五”中“偃旗息鼓”,国内跨境电商为何会在今年“黑五”整体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况? 出口跨境电商搅局“黑五” “广货”火了 “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和Lazada贯穿11月的‘双11+黑五’购物季已经成为两个平台的‘固定动作’,也是出口卖家们每年最重要的销售旺季。”作为海外卖家中的一员,商家甘先生表示,国内海外卖家往往从第三季度就开始做准备,为的就是可以赶上出口大促活动。“经过多年的培育,海外市场对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接受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产品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出口跨境电商加入,不仅为海外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模式和产品,也使得自身在海外市场从配角逐渐走向了“C位”,而在“黑五”这样的集中爆发节点,中国出口跨境电商更是获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早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SHEIN在11月推出了的“Super November”促销活动。其间SHEIN的折扣力度高达85%。对于“黑五”期间首次下单的用户,SHEIN还会提供更多积分点数、专属折扣等。而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虽然今年9月才进入美国市场,但是在10月底就推出了“黑五”大促活动,不仅折扣最高达到70%,还为新用户提供了免运费服务和90天内免费退货等福利。而在TikTok方面,更是在“黑五”前在美国上线TikTok Shop,在“黑五”大促中推出了“重点直播间”“直播间打榜赛”“短视频挑战赛”等互动营销活动,让海外的消费者也领略了一把直播间购物的快乐。 从自有品牌平台SHEIN到拼购模式Temu再到直播带货TikTok Shop,不同模式和体验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为海外“黑五”大促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玩法,也获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据TikTok公布的数据显示,“黑五Black Friday”大促已在TikTok积累的用户话题阅读次数已经达到了40亿次。 值得留意的是,一直备受海外消费者欢迎的“中国制造”也借助“黑五”和出口跨境电商走红海外市场,其中不少来自广东的“广货”更成为了海外市场的“爆品”。“黑五”落幕后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就发布2022年度十大商品榜单,其中电热毯和移动板房榜上有名,而这些产品的背后,就是广东制造企业的担当了生产的主力。据介绍,来自广东中山市的益佳电器主营取暖电器和电热毯,今年来自欧洲的订单大增,光是在三四月的订单量相较往年同期已经增长了30%,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而来自广东顺德的中辉绿建更是移动板房的龙头,不仅为2022卡塔尔世界杯提供了2000套移动房,而且在“黑五”大促中其产品在东南亚和欧美大受欢迎。 进口跨境电商失声“黑五” “国货”更香 正如“双11”借出口跨境电商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消费者的消费节日那样,“黑五”借助进口跨境电商,也早早就来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身边,而借助曾经火爆的进口跨境电商,国内消费者也在“黑五”薅了一把海外商品的“羊毛”。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亚马逊海外购就开启了2022黑五全球购物季促销活动,国内消费者也可以同步享受海外大促带来的优惠。但是值得留意的是,除了亚马逊海外购以外,曾经“拥挤”的进口跨境电商赛道在今年“黑五”却显得格外冷清,包括考拉海购、洋码头、寺库等平台更是集体失声。 据南方日报记者体验发现,在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考拉海购、洋码头等跨境电商平台上,虽然都有“黑五”的入口和标识,但是促销力度和商品种类的丰富程度已经大不如前,而在营销等方面,更是显得极为“低调”。 “虽然国内的进口跨境电商还是希望通过‘黑五’来增加销量,但是由于时间节点正处在‘双11’与‘双12’之间,‘黑五’在时间上不占优势。在经历过‘双11’之后,相当一部分商家和买家购物欲也都需要‘缓缓’。”在网经社电子商务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看来,近年来进口跨境电商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受到疫情影响导致海外购物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外,不断提升品质的国货也逐渐可以“平替”海外商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在今年双11,天猫最后一波销售期开场4小时后,已经有25343个单品成为销售过百万元的超级爆款,其中国货占比过半。京东消费数据也显示,过去4年“国潮”相关商家增长240%,商品数量扩充了99%,新品牌增加68%。过去4年购买“国潮”相关商品的用户数增长超九成,成交金额增长了284%,销量增长了411%。 “过去人们一度认为贵、洋气就是消费升级,但比起品牌光环,年轻人更在乎产品功效与性价比,这是国产品牌崛起的真正内核。”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认为,只有持续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满足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让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得到满足,才是消费升级的真正内涵。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 2022-12-09 14:14 阅读:520
我国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6%本报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杜海涛)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一般贸易进出口两位数增长。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4.47万亿元,增长12.4%,占我外贸总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91万亿元,增长17.2%;进口10.56万亿元,增长6.7%。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前11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89万亿元,增长15.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4%。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5.17万亿元,增长7%,占13.5%。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4.62万亿元,增长4.8%,占12%。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2.54万亿元,增长20.4%。其中,出口7.13万亿元,增长21%;进口5.41万亿元,增长19.7%。从外贸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前11个月,全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49.75万家,同比增加7.3%,合计进出口19.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47万亿元,增长8.4%,占出口总值的57.1%。其中,手机8574.2亿元,增长4.2%;汽车3637.6亿元,增长79.3%。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91万亿元,增长9.9%,占17.9%。分析人士指出,前11个月,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出口大幅增长,体现了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迈向中高端,这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9日 04 版)责任编辑:闫漪
我国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6%本报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杜海涛)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一般贸易进出口两位数增长。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4.47万亿元,增长12.4%,占我外贸总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91万亿元,增长17.2%;进口10.56万亿元,增长6.7%。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前11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89万亿元,增长15.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4%。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5.17万亿元,增长7%,占13.5%。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4.62万亿元,增长4.8%,占12%。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2.54万亿元,增长20.4%。其中,出口7.13万亿元,增长21%;进口5.41万亿元,增长19.7%。从外贸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前11个月,全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49.75万家,同比增加7.3%,合计进出口19.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47万亿元,增长8.4%,占出口总值的57.1%。其中,手机8574.2亿元,增长4.2%;汽车3637.6亿元,增长79.3%。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91万亿元,增长9.9%,占17.9%。分析人士指出,前11个月,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出口大幅增长,体现了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迈向中高端,这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9日 04 版)责任编辑:闫漪
发布: 2022-12-09 14:13 阅读:639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9日讯(芝罘融媒记者 云全 通讯员 原林 思蒙)为搭建起跨境电商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推进跨境电商业内深度合作,近日,烟台芝罘区商务局、区直播电商行业党委联合烟台二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我们一起赢”2022烟台跨境电商年度盛典,给跨境电商深度赋能,助推跨境电商产业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来自烟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的200余家企业参加本次活动。活动中,烟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多家优秀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大家共同解析发展趋势,分享发展经验,共话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借助数字化工具、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模式,助推企业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现场发布烟台区域服务体系千万网商俱乐部陪跑计划,为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蓄势赋能。今年以来,芝罘区商务局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发展,在全面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数字化跨境贸易新机遇,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影响,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成为我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极。同时,积极对接省、市商务部门了解省级重点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和省级跨境电商孵化机构试点的申报要求,指导英搜(烟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烟台二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申报山东省重点培育跨境电商主体、省级跨境电商孵化机构试点单位,不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其中,英搜(烟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称号。下一步,芝罘区商务局、区直播电商行业党委将继续以“党建”作龙头,“发展”作引擎,坚持党建引领,深耕服务,积极落实关于推进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的具体举措,全力提升区域对外贸易质效和层级,共同绘就芝罘区和烟台跨境电商产业新蓝图,让烟台品牌踏“云”出海,走向世界。责任编辑:赵璇审校:高涵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9日讯(芝罘融媒记者 云全 通讯员 原林 思蒙)为搭建起跨境电商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推进跨境电商业内深度合作,近日,烟台芝罘区商务局、区直播电商行业党委联合烟台二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我们一起赢”2022烟台跨境电商年度盛典,给跨境电商深度赋能,助推跨境电商产业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来自烟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的200余家企业参加本次活动。活动中,烟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多家优秀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大家共同解析发展趋势,分享发展经验,共话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借助数字化工具、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模式,助推企业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现场发布烟台区域服务体系千万网商俱乐部陪跑计划,为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蓄势赋能。今年以来,芝罘区商务局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发展,在全面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数字化跨境贸易新机遇,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影响,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成为我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极。同时,积极对接省、市商务部门了解省级重点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和省级跨境电商孵化机构试点的申报要求,指导英搜(烟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烟台二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申报山东省重点培育跨境电商主体、省级跨境电商孵化机构试点单位,不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其中,英搜(烟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称号。下一步,芝罘区商务局、区直播电商行业党委将继续以“党建”作龙头,“发展”作引擎,坚持党建引领,深耕服务,积极落实关于推进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的具体举措,全力提升区域对外贸易质效和层级,共同绘就芝罘区和烟台跨境电商产业新蓝图,让烟台品牌踏“云”出海,走向世界。责任编辑:赵璇审校:高涵
发布: 2022-11-28 09:37 阅读:581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进口贸易,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进口贸易额从2012年的11.48万亿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17.36万亿元。2021年,我国进口占世界进口的比重达到11.9%,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贸易国的地位。 10年来,我国进口发展呈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进口目的地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占比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占比大幅度提高,进口贸易主体从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重。一般贸易在进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建设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为进口发展开拓了新渠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进博会通过充分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开放合作、人文交流四大平台作用,切实促进了进口发展。此外,我国还新建了多个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如设立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进口发展挖掘了新的增长点。自倡议提出以来,“五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额从2012年的4584.51亿美元升至2021年的7733.24亿美元,增长68.68%,远高于同期进口总额的上升比例。 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为进口贸易开辟了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由2015年的122项特别管理措施降低至2021年的27项。2021年,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5%的外商投资、17.3%的进出口。另外,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在加快建设。 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发展,为进口发展培育了新动能。近年来,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各类平台和商户充分发挥在线营销、无接触交易、短距离配送等优势,助力外贸逆势突围。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8万亿元,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 从进口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初级产品进口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有效地保障了国内市场需求。消费品的进口种类、进口额和进口占比均不断上升,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此外,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占比大幅上升,促进国内企业加速创新以及转型升级,从而加快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进口贸易也是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10年来,世界进口额增长了38537.13亿美元,我国进口额增长了8691.24亿美元,占世界进口额总增长的比例为22.55%,位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中国是多个贸易伙伴的重要出口目的地。2020年,40个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高于20%,61个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高于10%。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 魏浩)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进口贸易,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进口贸易额从2012年的11.48万亿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17.36万亿元。2021年,我国进口占世界进口的比重达到11.9%,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贸易国的地位。 10年来,我国进口发展呈现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进口目的地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占比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占比大幅度提高,进口贸易主体从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重。一般贸易在进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建设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为进口发展开拓了新渠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进博会通过充分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开放合作、人文交流四大平台作用,切实促进了进口发展。此外,我国还新建了多个高水平进口促进平台,如设立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进口发展挖掘了新的增长点。自倡议提出以来,“五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额从2012年的4584.51亿美元升至2021年的7733.24亿美元,增长68.68%,远高于同期进口总额的上升比例。 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为进口贸易开辟了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由2015年的122项特别管理措施降低至2021年的27项。2021年,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5%的外商投资、17.3%的进出口。另外,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在加快建设。 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发展,为进口发展培育了新动能。近年来,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各类平台和商户充分发挥在线营销、无接触交易、短距离配送等优势,助力外贸逆势突围。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8万亿元,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 从进口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初级产品进口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有效地保障了国内市场需求。消费品的进口种类、进口额和进口占比均不断上升,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此外,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占比大幅上升,促进国内企业加速创新以及转型升级,从而加快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进口贸易也是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10年来,世界进口额增长了38537.13亿美元,我国进口额增长了8691.24亿美元,占世界进口额总增长的比例为22.55%,位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中国是多个贸易伙伴的重要出口目的地。2020年,40个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高于20%,61个贸易伙伴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高于10%。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 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