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动栖霞区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

2024-08-29 09:11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支持“外循环”的重要引擎,是推动栖霞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的重要动力源。

多措并举,

跨境电商生态圈逐步完善

栖霞区抢抓南京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双重机遇,主动投入、持续发力,有力夯实跨境电商产业基础。

加强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初见成效。依托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国家级平台、南京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八卦洲跨境电商产业园2个省级平台,吸引、培育视客网络科技、锦盛合供应链等重点跨境电商企业,打造美妆、母婴等跨境进口消费品集散地,形成“1+2+N”发展格局,2023年跨境电商累计进出口额达12亿元。借助深厚产业基础,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楚拓船舶等传统制造业企业试水跨境出口,开元医药成功入选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名单,跨境电商呈良好增长态势。

整合运力资源,物流体系加快形成。抢抓龙潭片区获批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机遇,全面整合龙潭港区服务内陆和面向国际两大功能,持续放大区域“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推动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辐射长江中上游,龙潭铁路货运站、尧化门编组与全国各地铁路干线相连,始发中欧、中老国际货运班列,有力保障跨境电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集聚仓储、货运代理等现代物流体系服务商,稳步推进海外仓建设,全区共建有1个省级公共海外仓,3个市级公共海外仓,有效提高物流效率、节省物流成本。

提供精准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立足省、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政策培训解读、搭建经贸交流平台,充分释放政策活力。畅通南京地区海关、税务、中信保、金融机构等职能部门与跨境电商企业的沟通机制,着力实现“面对面、点对点”常态化服务。创新中小微服务贸易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创造性解决中创供应链等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融资难问题。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栖霞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仍有不足。一是集群示范作用有待增强。全区跨境电商起步较晚,产业规模偏小,突破现有产业布局难度较大,难以形成明显的虹吸效应和集聚效应。二是政策效应尚未充分释放。产业政策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引领性不够突出,尤其在人才配套扶持、物流降本增效方面的政策相对匮乏,难以有效释放关键要素效能。三是产业发展链条仍需延伸。全区跨境电商上游供应商价值链结构相对单一,中游第三方企业服务资源供给存在缺口,下游新兴市场开拓不足,难以紧跟跨境电商向生产领域、服务交易的转向趋势。

展望未来,

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路径

发展多样化产业集群,提高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赋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本土特色产业转型出海;坚持“引培并举”,加大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招引力度,培育本土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搭建“国内龙头平台为主+国外知名平台为辅+本土自建平台补充”的平台商供给格局;积极融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围绕优势品类,拓展销售渠道,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形成独具栖霞特色的大规模跨境电商产业集群。

深化全方位组织协同,提升跨境电商服务质效。坚持“政、银、企”多方战略合作,统筹商务、税务、属地海关等部门,梳理整合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和配套文件,以跨境电商的标准化建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继续放大栖霞区“三区”深度融合优势,建立工作专班,打通部门机构间的业务、数据壁垒;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靠前服务、主动协调、协同保障。

加强多层次人才引培,充实跨境电商人才队伍。充分释放教育资源密集的“育才”优势,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南大、南财等驻区高校设置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政产学合作的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分级式人才培养,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熟练掌握实操技能的专业人才。聚力构建跨境电商高级人才“矩阵”,重点引进负责跨境业务运营的商务型人才及拥有大型跨境电商企业管理经验的战略管理型综合人才,引领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

强化全流程跟踪服务,健全跨境电商监管体系。加快监管服务创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打造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商品信息全链路溯源机制,以精细化监管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探索跨境电商出口拼箱“先查验后装运”模式,提升企业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跨境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有序自由流动。

来源于:新华日报